做“问策能对”的基层青年干部

“问策能对”作为对基层青年干部解析能力的要求,其中的“策”以问题的形式出现,包括各种政策、信息、数据、方案;“对”以回答的方式呈现,要做到对于问题和困难发现得了、分析得准、建言得妙、解决得清、回答得好。

“思路决定出路”,为了减少“问策不能对”的情况,基层青年干部在领悟、学习、调研及思考方面务必争当“勤快人”,不断地为“脑瓜子”补充“钙质”,以保在他人“问策”时能“对”出全局之策,纵观大体;前瞻之策,提前预判;针对之策,有的放矢;操作之策,落到实处。

一要勤于学习。学习是成事之基,干事之要,是一切的前提。作为青年基层干部,以“干一行爱一行,钻一行精一行”的学习态度吃透业务与政策。想要成为基层“百事通”,做到面对“问策”对象时政策清、一口通、问不倒,唯有保持勤奋好学的习惯,树立终身学习理念,才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新知识、新理念、新事物时快速适应,当遇到各种机遇与挑战时,拥有克服困难,乘风破浪,勇立时代潮流的本领。

二要精于调研。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、服务决策的基本功,为避免“浅尝辄止”,基层青年干部应以“实”为本、以“问”为先,对群众的“痛点、难点、堵点”刨根问底、一抓到底。基层青年干部在开展工作时要追根溯源,坚持源头治理,找准矛盾问题的倾向、重点和敏感点,用好方法,预警在先、苗头问题早打消,教育在先、重点对象早转化,控制在先、敏感时期早防范,调解在先、矛盾纠纷早处置。对症下药,精准“开方”,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
三要勤于思考。勤于思考并善于思考,保持清醒的头脑,同时拥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是青年基层干部重要的素质。作为青年基层干部,要不断地思考,在实干中思考,在思考中干事,是把各项工作干实干好的关键。只有脑子里始终装着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,深思、善思、勤思,追本溯源,不当“思想懒汉”,才能做到凡事比群众多想一分、遇事比他人多想一步、处事比以往多想一招。(作者: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学院南路街道办事处 陈燕)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