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劳逸结合来取代“倒贴”的工作模式

基层工作千头万绪,纷繁复杂,工作点多面广,是政策落实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而在承担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之外,还要在工作中留痕迹,参加各种会议,频繁的迎接检查。有的地方基层干部经常以“白加黑”、“5+2”、“24小时待机”成了工作常态,导致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,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。

基层干部把过多的时间与精力用在了工作中时,有人认为,时间与精力的“倒贴”正是他们对工作的担当精神,是对事业奋斗的体现。但仅仅以此来衡量基层干部的工作态度和业绩,就能会导致出现假积极现象。

时间的“倒贴”不能完全体现基层干部对工作的担当。担当是指在面对责任和困难时,能够积极主动的承担起自己的职责,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问题。它还包括对工作的全面考虑、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。一些基层干部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大、任务重等原因,不得不加班加点或自费完成工作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态度和业绩就一定好。也许是一些基层干部因为没有合理安排时间,提高工作效率,优化工作流程等原因,导致工作无法按时完成,不得不“倒贴”工作,长此以往不仅会让人身心疲惫,还会使人出现假积极状态。因此,基层干部要注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,善于协调资源、分配任务,充分发挥团队的潜力,推动工作顺利进行,在遇到困难和压力时保持冷静,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,并带来团队共同努力。

精力的“倒贴”也不一定是基层干部奋斗的体现。奋斗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,奋斗应该是有目标、有策略、有方法的,而不是盲目地投入时间和精力。有的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过度投入时间和精力,超出正常工作负荷,甚至牺牲个人休息和生活时间,以完成任务或应对工作压力。虽然这种付出可能显示出一定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,但长时间处于消耗的状态下,怎么会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投入到工作中。一个真正具备奋斗精神的基层干部,应该注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,善于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,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。他们应该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,保持身心健康,以便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。

基层干部更需要劳逸结合的工作节奏,可以缓解压力、放松心情,同时进行自我调整和反思,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激情更好地开展工作。(作者: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学院南路街道办事处 刘丹)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