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员干部当正“话风”

党中央强调:“不会说话是表象,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,或是目中无人,对群众缺乏感情;或是身无才干,做工作缺乏底蕴;或是手脚不净,形象不好,在人前缺乏正气。”“言为心声,话风即人”,“话风”体现着党员干部的作风,更关乎党风政风。基层党员干部应当深刻领会“说话”的重要性,多说准话、实话、真话,不说僵硬的空话、漂亮的套话、虚伪的假话,在干事创业过程中时刻坚持“好好说话”。

要说“准话”,不说大话空话。基层党员干部每天与群众打交道,话说得怎么样,不仅关系到政府机关形象和个人素质修养,更直接体现出服务群众和干事创业的能力强不强、底气足不足。基层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,既要将“大道理”学深悟透,也要将本职工作学懂弄通,使自己保持眼前有全局之“景”,胸中含处事之“墨”,将“大道理”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说话方向无偏差,行动落实不走样。在工作时始终坚持从群众角度出发,从而使自身在说话时少奏曲高和寡的“阳春白雪”,多作通俗易懂的“下里巴人”,以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的“准话”拉近自身与群众的距离。

要说“实话”,不说虚话套话。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开会发表讲话、部署工作,照本宣科、照葫芦画瓢,没有自己的语言,既不见个性化表达,也缺乏具体措施,只不过是把上级指示再说一遍,缺乏主见和创造力。基层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“说”与“干”的关系,坚持干字当头,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干事创业,摒弃所谓“三分干七分说”的错误思想,让“说”成为“干”的真实反映,而非使“干”作为“说”的陪衬。“实话三言两语,胜过虚话千句。”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,抬头不说“漂亮话”,俯首只干“实在事”,以实事与数据的“累土”搭建语言的“九层之台”,避免用华丽辞藻堆砌“空中楼阁”。

要说“真话”,不说假话谎话。部分基层党员干部面对工作落实不愿动真碰硬,热衷于想方设法“留痕”,满足于“开过会即是传达,报台账等于落实”,甚至在总结时将成效过度“打磨”“拔高”,形成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。基层党员干部要正确看待工作中的问题与逆境,敢于直面、暴露问题,针对性总结经验、找出不足,通过问题磨炼自身,将“拦路虎”变为“垫脚石”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,不以成绩数字的大小高低作为评判标准,不以自身职务的进退留转作为目标导向,从心底克服“急功近利”的急躁情绪与错误思想,坚持为民服务,坚信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,在“说话”时更加真诚、更有底气。(作者: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学院南路街道办事处 田滋)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