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所谓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,基层是一个大熔炉,更是落实政策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必须要有过硬的“绣花”功夫,在贴近人民群众的“前沿一线”,多下查看民情,多入户解民生,做好“穿针引线”“承上启下”的工作,才能织就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中国梦,才能落地落实为百姓谋求更多福祉。
基层干部要“学”字当头,做足理论功课。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”。基层干部要从理论书籍和不同学习平台中汲取养分,将自身理论知识深深扎根进基层这片土壤,要发扬“挤”和“钻”的精神,多读书、读好书,强化业务知识水平,要有“等不起”的紧迫感、“慢不得”的危机感、“坐不住”的责任感,学而善思、学而善悟,在读书学习中,把工作摆进去、把责任摆进去,把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摆进去,提高自身政治素养,提升自我处事的执行力、协调力和决断力。
基层干部要“干”字为要,做强业务工作。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。基层工作千头万绪,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要把真干、快干作为履职尽责的要求,必须坚持到群众中去、到实践中去,不惧辛劳、脚踏实地、任劳任怨,要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,当好公仆。只有坚持问题导向,敢于迎难而上,在实际工作中边总结边实干,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、更实、更高效,才能将所干之事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,惠及民众。
基层干部要“实”字作本,做实工作成效。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基层处于服务群众的第一线,群众的冷暖应该放在首位,基层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,坚决抵制虚浮作风,把心思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,把精力放在服务群众上,深入一线,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问题开展工作,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做到解民生之难,解人民之忧,
正所谓线穿针,针引线。“针”扎得实不实,“线”引的好不好,直接关系到政策能否落地生根、部署能否开花结果,基层干部作为中间的“一根针”要时刻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,用好基层“绣花针”,方能“千线”穿“一针”,真正绣好基层治理的美好画卷。(作者: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学院南路街道办事处 赵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