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层党员干部身处基层一线,宛如嵌入群众生活齿轮的关键螺丝钉,要想运转顺畅、作用凸显,必须锤炼过硬本领。强化能力建设,练就一身真本领不仅关乎个人履职效能,更是践行服务群众宗旨、推动地方发展的核心要义。
锤炼精准洞察之能,是党员干部贴心服务的“先手棋”。群众诉求隐匿于日常琐碎,恰需细心感知。因此,党员干部应主动深入群众,定期走访基层,积极参与群众活动,拉近与群众的距离;搭建线上线下沟通平台,如政务新媒体、意见箱等,方便群众随时反馈;在与群众交流时提升倾听能力,专注倾听、捕捉关键信息;增强问题意识,深入分析问题根源与共性,关注政策执行影响;做好反馈跟进,及时回应诉求告知进度,处理后跟踪回访,确保问题彻底解决,满足群众需求。
磨砺专业精研之力,化身难题克星。基层工作绝非仅凭热忱可解,专业素养是“攻坚锤”。因此,党员干部要磨砺专业精研之力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深入钻研业务知识,持续提升专业素养,面对复杂棘手的问题,不退缩、不推诿,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精准剖析问题根源,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,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,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,让群众信服依赖,靠本事为民生“兜底”。
锻造高效执行之功,确保服务“不悬空”。政策再好,落地迟缓则成空文。因此,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,对上级下达的各项政策和任务,迅速响应、即刻行动。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,明确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与工作要求,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有序推进。在执行过程中,要保持高度专注,克服各种困难与阻碍,不打折扣、不搞变通,用实际行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,让政策的红利在基层大地充分释放。
党员干部能力进阶无捷径,需扎根岗位“苦修行”。于日常“小考”积累经验,在突发“大考”升华应变,往群众间觅实践真知。只有如此,才能用坚实能力扛起服务重担,成为群众信赖依靠的主心骨,在基层舞台演绎为民担当的精彩篇章。(作者: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学院南路街道办事处 李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