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“三有”基层干部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“深入群众、深入基层,采取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举措,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”基层是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桥头堡”,作为基层干部,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,为群众排忧解难,为基层事业添砖加瓦。既要脚踏实地,也要仰望星空,做到脚上有泥土,心中有梦想,肩上有责任,做“三有”基层干部,扎稳基层马步。

培养“脚上有泥土”的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、走访群众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,也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眼睛向下、脚步向下,经常扑下身子、沉到一线,近的远的都要去,好的差的都要看,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,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。”因此,基层干部要本着一心为民的情怀,坚持深入到基层,致力于成为一名“泥腿子”,与群众打成一片,做基层大小事的参与者,多看多问多跟群众用心交流,这样才能在制定各项政策的时候切实做到为民需要。其次是注重听取群众意见,聆听群众呼声,了解群众需求,考虑群众利益,把群众满意作为“第一标准”,真心实意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,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。

坚定“心中有初心”的理想信念。基层的工作细小琐碎又平凡,工作环境是广阔的田间地头和纷繁复杂的矛盾一线,沟通的对象讲着十里八乡的方言,下班后没有灯红酒绿只有蛙叫蝉鸣,这和许多基层干部所期待的工作和生活大相径庭。当处理家家户户繁杂的糟心事多了,就容易出现精神疲乏,心理落差,行动懈怠。因此,基层干部要牢记为民初心,怀揣梦想,敢于对思想懈怠、懒惰、不作为说不,急群众所急,想群众所想,忧群众所忧,扎根基层,始终做在基层萌发生长的青青劲草。

厚植“肩上有责任”的担当志气。基层工作连着千家万户,基层干部是落实政策的“最后一米”,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,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。所以,基层干部要深入实地开展调研,掌握实际情况,时刻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,把调研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举措。要敢于担当,多到矛盾一线去解决问题,多为群众解决急难问题,扎实地为群众办实事、谋幸福,做到身心融入基层,用实干担当展示基层干部的昂扬风采。(作者: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学院南路街道办事处 陈燕)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