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,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与重大责任,将老百姓的事放心上,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,更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的直接体现。
把老百姓的事放心上,需怀揣深厚的为民情怀。古往今来,无数仁人志士为民请命、造福苍生,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。党员干部要传承与弘扬这一情怀,视百姓如亲人,想百姓之所想,急百姓之所急,忧百姓之所忧。在工作中,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执行落实,都要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,用心去感受百姓的冷暖疾苦,用爱去化解百姓的困难矛盾。
把老百姓的事放心上,要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。百姓之事纷繁复杂、千头万绪,隐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。党员干部需练就一双慧眼,善于从百姓的言谈话语、行为举止中捕捉信息,发现问题的实质与关键所在。深入基层调研走访,与百姓面对面交流沟通,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、收入水平、教育医疗需求等。同时,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,分析舆情动态,及时掌握百姓的思想动态与利益诉求,为精准施政提供科学依据。
把老百姓的事放心上,应以长效的监督机制为保障。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、政务公开机制、监督考核机制等,让百姓的声音能够及时传递上来,让政府的工作能够透明公开地接受百姓监督。对于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,要建立台账,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,跟踪督办,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。同时,将百姓满意度作为考核党员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,激励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地为百姓办实事、解难题。
党中央提出“时代是出卷人,我们是答卷人,人民是阅卷人。”党员干部只有把老百姓的事放心上,用心用情用力去书写为民服务的答卷,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,对于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等问题,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,并积极推动实施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力量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牢记使命,砥砺前行,让百姓的幸福之花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绚烂绽放。(作者: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学院南路街道办事处 李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