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时代的浪潮中,基层干部作为社会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承载着推动发展、服务群众、凝聚人心的重任,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,更是群众心声的倾听者、社区发展的引领者。因此,基层干部要深入践行“不怕脏、不怕苦、不怕麻烦”的奉献精神,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续。
对学习要耐烦,沉心静气,主动钻研。人不学习,就难以理解事物的本质,如同未经雕琢的玉石,难以成为有用之器。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各种理论知识,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,把学习当做一种追求、一种爱好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,在“学习中”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,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,坚持在理论学习中为思想"充电",锤炼善学好思的精神,认真钻研基层工作中的难题,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。
对工作要耐烦,脚踏实地,真抓实干。时事相催,重责在肩,基层是服务群众的“最前线”,常常面对大批矛盾交织、主体多元的“麻烦事”。基层干部要以“耐烦”的担当精神扎根基层,以信念为根基、以“苦干”为乐事,脚踏实地,真抓实干,做到把工作当成是磨炼、困难当成是考验,想群众之所想、急群众之所急、解群众之所愁,无论是大事小事,还是急事难事,直面困难、不回避、不逃避,深入群众,摸实情、说实话、办实事。
对群众要耐烦,将心比心,用心用情。群众无小事,件件连民心。要时刻站在群众立场,讲群众听得懂、愿意听的话,要把群众当作家人一般对待,把老百姓的“烦心事”当成自己的“家务事”,急群众之所急、想群众之所想。要学会换位思考,多从群众的视角观察民情,多用群众的心思体会民意,与群众多拉家常话、多聊知心语,多用群众的办法解决民忧。
“耐烦”不仅是一种实干的工作态度,更是一种优秀的工作能力,基层干部要把“耐烦”的态度贯穿于学习工作的全过程,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,把服务群众、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在解决“急难愁盼”的问题中,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。(作者: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学院南路街道办事处 赵静)